housebox
养老院查询-找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养老机构-银发丝养老平台
housebox
累计服务超88万人次 江苏持续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万家_地方频道_央视网(cctv.com)

累计服务超88万人次 江苏持续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万家_地方频道_央视网(cctv.com)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刘颖)记者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江苏自2019年起正式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江苏共466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数达1.8万人,累计服务超88万人次。

术后康复期间外出换药不便,长期卧床患者定期护理出门难,“上班族”渴望中医护理却没时间……聚焦不同人群多元化健康护理需求,近年来,“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各地陆续上线,患者在平台下单预约,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专业护士的上门护理服务。

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社区的汪爷爷,自2013年因下肢截瘫卧床十余年,每个月需更换尿管。由于所住老小区没有电梯,每次前往医院需要儿子和邻居一同搬运上下五楼,还需支付来回接送交通费用。

“汪爷爷被搬动的过程也很痛苦及不安全。他们知晓我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后开始在网上下单,不仅减轻了人力与交通压力,老人也避免了身体折腾与痛苦。我们至今已经服务了汪爷爷三年多。”南京明基医院护理部主任刘静告诉记者,“互联网+护理服务”为长期卧床、吞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老年慢性病患者、产妇等人群提供了便捷、安全的居家护理方案。

为了保障患者居家护理的质量,确保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江苏“互联网+护理服务”更将服务前置。刘静表示,出院前会对院内患者进行评估和宣教,提前将“互联网+护理服务”介绍并规划到患者的出院方案中,精准筛选,扩大专业服务池。自2020年正式上线该项服务项目以来,截至目前,南京明基医院累计完成7521余人次的上门服务,月均服务量200单左右,今年7月份突破至260单。

针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常州已建成全市统一的“常享护理”应用支撑系统

针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常州已建成全市统一的“常享护理”应用支撑系统

患者线上申请,医疗机构派单,护士接单上门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将医院内的专业护理服务带到了患者床前。在这一过程中,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是关键。目前,江苏各大医疗机构已建立严格的资质准入机制,强化“网约护士”的资质审核和能力培养。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五次招募,现已有313名符合资质的护理骨干在省平台注册,为开展线下护理到家和线下咨询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护士须在院内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方可开展外部服务。”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教育培训科科长许凤琴介绍,护理部对每次符合资质的护理人员择优招募,并开展线上线下的岗前理论、实践和跟班培训,后续发放合格证书。通过评选服务之星、绩效考核、责任分工等多项举措,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障服务高效与专业。

据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2年实施首例“互联网+护理服务”至今,已开展32个线下护理到家项目和5个线上疾病咨询项目,清单涵盖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和专科护理等多个领域,满足患者的多元护理需求。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医护人员而言,则促进了更和谐的医患关系。”苏北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孙秀云表示,上门服务让医护人员能够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居家环境和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护理服务,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和患者返院负担,同时也为护理人员进一步拓展了护理服务范畴,提升护理职业价值。

孙秀云介绍,目前,更换导尿管护理、新生儿测黄疸、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更换鼻饲管护理、术后伤口护理等项目的需求量较大。当下,该院打造了四大类共65个“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涉及22个专科,共有318名“网约护士”参与上门服务。截至今年8月,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患者2615人次,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邮箱:13633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