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村拆迁安置带来的融合难、认同弱、矛盾多等治理挑战,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邻里同心·和美岚湾"品牌建设为目标,创新推行"三心破题"工作法,系统构建"六治六享"社区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村改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在破解"聚人心"融合难题方面,澥浦镇党委提前谋划,在撤村建居过程中同步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楼幢红管家(楼道长)"四级组织架构,形成党委领导、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物业协同的共治格局。通过"与邻有约"社情民意直通车定期收集民意,每月召开研讨会,高效解决了绿化升级、流动摊贩规范等民生问题,获得居民广泛认可。撤村签字同意率超过85%,社区"两委"选举得票率均达90%以上。此外,依托居民汇智厅、党建议事亭等平台,镇党委推行"民事协商六步法",引导居民通过民主协商自主解决电动车充电驿站建设、高空抛物摄像头安装、人车分流等关键问题,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在重塑"暖人心"身份认同方面,镇党委积极整合辖区资源,联合30余家共建单位和企业商铺,将原有村民互助小组升级为"街区联动小组",打造"同心共行"党建联建品牌,建立健全党建联建、公益联办、环境联抓、文体联谊、困难联帮的"五联"工作机制。与康宁医院、妇联等合作开展情绪疏导和妇儿关爱服务,联合工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对接农商行设立金融网格指导员,携手区人民医院组织义诊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显著提升了社区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邻家阿嫂"互助小组推动60周岁与80周岁居民结对帮扶,有效增进了邻里情谊。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打造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集成了党员服务、幼托、老年照料、志愿驿站等功能,并通过设立流动党员报到处,精准对接组织转接与生活需求,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针对儿童友好需求改造的"一米世界"儿童活动区、联合幼儿园开设的暑托班,"养老零距离"居家养老驿站,以及"老邻舍"能人服务驿站开设的各类学堂和兴趣工作坊,充分挖掘社区达人资源,让居民乐有所学、老有所享,共同营造宜居社区环境。
在化解"舒人心"矛盾纠纷方面,社区组建了由原村巡防队长带队的"邻里应急"志愿者分队,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与环境整治,在垃圾站点设置、电动车治理、楼道连廊改造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从中培养居民骨干。社区警务室打造的"解纷小院"岚湾驿站,创新建立矛盾纠纷线索"四说"收集制度,即定点说、现场说、上门说、线上说,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力争实现"进一扇门,解百家事",有效化解后拆迁时代的各类矛盾。
未来,澥浦镇将持续深化"邻里同心·和美岚湾"品牌建设,重点推进"事不回村、村事社办"场景落地,建立网格即办、社区协办、镇街联办三级议事清单,凝聚更强治理合力。同时深化"解纷小院"品牌效能,优化物业居协同治理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为村改社区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澥浦经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邮箱:1363303@qq.com